论坛成果发布

2018年第三届世界公益慈善论坛成果发布

2018-09-07 10:17

WPF




李希奎主持第三届世界公益慈善论坛成果发布


2018年9月6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福利会联合承办、上海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协办的第三届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在上海顺利闭幕。

在闭幕式上,发布了本届论坛的一系列成果,包括国际人才培养交流计划、启动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全球慈善指数研究、世界公益慈善论坛资源伙伴委员会筹建、宣布“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学术委员”正式成立。

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希奎,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邓岚,清华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刘庆龙,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系主任、教授倪锡钦,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国胜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慈善研究院、社会工作教育中心黄真平先生共同发布了本届论坛成果。


 国际人才培养交流计划发布现场


|国际人才培养交流计划

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邓岚代表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发布了国际人才培养交流计划。主要计划包括三个:第一个是基金会的领军人才、精英培养的国际学习交流计划,主要面向国内的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高管人员,通过国际参访、学习、培训交流,提升他们的跨国组织力、领导力以及国际化能力,培养一批民间友好的公益使者;第二个是参与支持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服务领军人才交流计划提供国际化招生,发挥基础性支持作用;第三个是蓝色梦想,青年职业技术创新就业培训计划,侧重面向国内及“一带一路”国家贫困青年,通过创业、就业职业技能的培训,提升他们自我潜力的发挥、创业就业能力的发展,助力青年实现创业加一线技术人员的梦想。

清华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刘庆龙表示清华大学一直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的发展,培养领军型的人才。未来清华大学将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一起合作,推动联合硕士博士项目的建立,整合公益事业和社工发展资源。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系主任、教授倪锡钦则表示未来香港中文大学将努力推动与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及清华大学,建立社会服务管理研究方面的合作项目。合作项目将致力于培养处长及以上级别的政府官员、基金会主席,以及仲裁等的领袖人才,提升他们的社会管理的能力,满足内地对于社会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

 

|启动世界公益慈善指数研究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教授在闭幕式上表示将启动世界公益慈善指数研究。世界公益慈善指数研究基于大数据、互联网,将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未来将共同推动世界公益慈善研究和排行。

 

|筹建世界公益慈善论坛资源伙伴机制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慈善研究院、社会工作教育中心黄真平先生在闭幕式上公布了筹建世界公益慈善论坛资源伙伴机制的七项主要内容。第一,欢迎大家向论坛推荐顾问;第二,广泛讨论论坛伙伴关系与合作;第三,希望大家推荐学者或者学术人员;第四,建立公益慈善研究协同网络;第五,承办分论坛或者平行论坛;第六,支持论坛相关成果落地;第七,邀请相关专家参加演讲。

论坛将于今年9 月10日至12 月10 日,广泛征集相关议题,接纳相关的伙伴机制探讨合作。

 

|成立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学术委员会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国胜教授宣布了成立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学术委员会的相关事宜。论坛学术委员会将由论坛发起方提名,最终经委员同意,方可批准加入。论坛将通过学术委员会的搭建,监督与保障论坛相关机制的持续运作。